>自從賈敬找李景孝看過病,多年積累在體內的丹毒,靠著一顆三花玉露丸就清理掉大半。
賈珍知道老爹賈敬對李景孝那叫一個重視,把多年修道的希望,全放在了他身上了。
現在元春嫁過去,賈珍相信老爹賈敬,肯定會和自己想的一樣。
從寧國府選個漂亮、乖巧的姑娘陪嫁過去。
否則好處會被榮國府二房全占了,所以賈珍反而越想,心里越堅定起來。
不過面對賈母、賈赦和賈政時,賈珍知道自己到底是晚輩。
沒必要和他們硬抗。
心思一動,就忙往親爹賈敬頭上扯。
“老太太、老爺、大老爺,您們知道我爹的為人。既然景祐賢弟救了我爹,他老人家必然要有所回報。
正好借著大妹妹的親事,多給些陪嫁和侍女,算是回報了景祐。”
賈敬到底是前族長,當初還是進士出身,年齡也比賈赦、賈政大。
可以說,寧榮兩府除了賈母,就賈敬最大。
甚至以賈敬以族長的身份,制約賈母并不難。
可惜那老東西想不開去當道士了,但賈敬在賈母、賈赦、賈政心里的地位卻一直都很高。
賈珍又說起了,李景孝不僅救了賈敬,還給賈敬指了條明路。
去拜師茅山。
說完,又嘆息著說道,“按景祐的說法,我爹修道多年,早就只差臨門一腳。
可惜景祐恪守真武觀祖訓,非真武觀親傳弟子,不能學他這一派的道法。
真武觀的長輩又全沒了,沒人收我爹為徒。
否則有他傳授我爹道家真傳,我爹哪需要去求茅山?
說不定此時都已經成了道家真修。”
這話一出,賈母等人不由眼睛一亮。
母子三人對視一眼,暗道要是賈敬真的得道,那還真得給東府一個面子。
畢竟女婿雖算半個兒子,但到底是外人。
而且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元春有了自己的孩子,不見得就會一心偏向賈家了。
賈敬則是實實在在的賈家人,還是前任族長。
今后東府修道,西府走科舉官場之路,兩條腿走路,比起現在賈家的情況,那是好太多了。
賈母不由點點頭,開口說道,“好了,珍兒媳婦的三妹,也算自己人。
陪著元春嫁過去,不僅多個說話的,今后姐妹相互扶持,在夫家的日子也能安穩些。”
賈赦、賈政聽到這話,不由點點頭。
長輩都這么說了,賈珠和賈璉自然不會有意見。
而且陪嫁過去的姑娘,未來也就是個妾室。
即便沒尤家三姐,賈家其實也得給元春挑選,將來用作填房的丫鬟。
甚至有些家族會從庶女、或者本家其他支的族人中,選個支脈同輩姑娘,一起嫁過去。
目的自然是固寵。
——
隔天一早,賈赦就帶著人準備去興安伯府。
但走到半路上,忽然覺得自己上門也有些不妥。
想了想后,干脆給興安伯府發帖,請李懷禮去聚寶齋見面。
李懷禮收到請帖,就知道肯定是商量婚事。
兩人在聚寶齋見面,借口興趣相投,請李懷禮對聚寶齋一件字畫掌掌眼。
等賈赦帶著那幅字畫回家,兩人已經商量好了,明年二月二十八成親。
離現在看似還有三個多月,但時間其實很緊。
以貴族們的習慣,很多家族光是準備嫁妝,耗費一兩年的都有。
二叔和賈赦商量好了,自然要告訴李景孝一聲。
而且真計較起來,秦可卿才算真正的大房媳婦、賈元春則是二房,也就是二叔的兒媳婦。
今后賈元春生的孩子,得給二叔養老送終。
喊景熙、景玥和景容三姐妹姐姐,而不是堂姐,最后繼承二叔的一切。
所以二叔對這婚事,那是積極的很。
結婚需要的準備,全都一手操辦。
李景孝這下,再次只需要當甩手掌柜,等著成親娶第二個老婆就是。
搬了新家,李景孝倒是一切沒什么改變。
每天上衙也沒什么事。
上班修煉,下班也修煉。
不知不覺就到了和秦可卿成親這一天,一大早天還沒亮。
李景孝就被景熙帶著丫鬟婆子叫起來,穿上新郎官的大紅袍服,去了正堂見二叔。
李景孝沒長輩了,老家的族人又被他全趕回了江州,就算不愿意見二叔。
這時候也只能由他們倆來充當家中長輩。
不過,拜堂時,自然是對著親爹的牌位行禮。
二叔叮囑李景孝好一會,直到有賓客上門,這才放過了他。
李景孝認識的人不多,但興安伯也是百年的豪門。
京城里的勛貴,但凡在京城的,基本上都親自上門。
家主沒在的,也會讓嫡長子,或者嫡親弟弟帶著禮物來道賀。
一時間李景孝忙的不可開交,等看到賈珍帶著賈珠、賈璉和賈蓉上門。
一番客套,讓人帶賈珍去二叔他們那邊坐,自己則拉著賈珠、賈璉和賈蓉當幫手,招呼不斷上門的賓客。
賈珠是個常年讀書的,認識的勛貴其實也不多。
但他到底是榮國府嫡長子,很多規矩比李景孝懂。
由他在身邊提點,也免得李景孝無意中失禮了。
賈璉這兩年跟在賈政身邊聽差,榮國府的外事,也早就開始接觸和打理。
迎來送往的事,對他來說簡單的很。
這下李景孝也輕松不少,身邊又有賈蓉這個侄子輩的跑腿,熱熱鬧鬧總算到了,去迎新娘的時間。
騎上高頭大馬,帶著家仆、親衛敲鑼打鼓的一路來到秦家。
秦家人丁不旺,又改了成親的日子。
所以秦家這邊的親戚并不多。
好在秦業雖然不貪不占,但在工部任職多年,人緣雖然不算多好,可到底是京官。
上門慶賀,喝喜酒的官員,還是有二三十個。
擠得不大的秦家人挨人,很多人干脆站在大街上。
看到長長的迎親隊伍過來,領頭的李景孝一身新郎官裝扮,騎著高頭大馬,女方的親朋、鄰居們頓時熱鬧起來。
大周很多規矩都繼承自明初,新郎官要是沒官職,只能穿九品、八品的青色官服當婚服。
但李景孝御賜斗牛服,這一身的喜服不僅大紅色,喜服上還繡著云紋蟒紋。
而斗牛服的補子,其實和蟒相似,只是尾巴有些不同。
看的在場的親朋,那叫一個羨慕和嫉妒。
請收藏本站:https://www.6978ae.lol。筆趣閣手機版:https://m.6978ae.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