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自古以來,就帶著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把封禪泰山,視為自己此生最大的追求。
李世民毫無疑問,就屬于這個一種。
此刻。
他站在李承乾身側,同樣抬頭仰望著遠處的巍峨高山,一時間心中百感交集。
他這一生,如履薄冰。
十七歲起兵救駕隋煬帝,隨后從此開始,徹底步入了戎馬生涯,平定關中,立國大唐,兵發洛陽,一戰擒雙王……
而等待他的。
除了父皇李淵的獎賞之外,還有…制衡與猜忌!
他的兄長敵視他,他的弟弟,那個文不成武不就的廢物,竟然也配仇視他!
忌憚、猜忌、敵視、仇恨……
他在三面為敵的情況下,小心翼翼的度過了幾個春秋,過程中曾經差點被一匹受驚的馬給掀翻在地,曾經差點被一杯毒酒當場毒死!
忍到最后,他忍無可忍了!
所以……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門之變爆發了!
他親自一箭射死了長兄李建成,尉遲敬德沖上來,幫他宰了一直上躥下跳的李元吉。
入宮逼迫高祖李淵,聲稱他要節制天下兵馬!
大唐貞觀的盛世。
從這一刻開始,拉開序幕。
而他登基之后,這個天下也不算太平,強大的突厥殺到了長安以北,渭水河畔。
他被迫簽下了城下之盟。
而三年后,報仇的機會就來了,十余萬唐軍直沖漠南草原,當轉過年來后,昔日強大的東突厥汗國,就徹底覆滅了在了大唐的手下。
再然后,還有吐谷渾,還有高昌。
他自認為,是一個文治武功樣樣都好的好皇帝。
唯一不好的,就是……
想到這里。
李世民的回憶突然卡住。
隨后下意識的扭轉視線,看向了站在他身旁,抬頭仰望遠處泰山的大唐皇帝,李承乾!
李世民嘴唇囁嚅,似乎想要說些什么。
可當他視線下移,看見了李承乾的腿之后,一時間便再也說不出來一個字了!
他,不配當父親!
貞觀十年的那場驚變,來源于他!
太子七年的渾渾噩噩,他的日夜煎熬,他的早生華發,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于他!
如果他當初,不去忌憚一個年輕力壯的太子。
那他這一代的悲劇就不會再次發生,他的四子和九子就不會死,他的長子,也不會承受屈辱、痛楚!
錯,都在他啊!
李世民忽然不自覺的蹲下了身,雙眼盯著枯黃的地面,心境幾乎崩潰。
這時。
一只大手,摁在了他的肩頭。
“過去的事,便叫他過去吧。”
嗓音很熟悉。
是他的嫡長子,大唐的皇帝,李承乾。
“皇權面前,沒有親情。”
“無論是誰,坐在這個位置,都會被這權力所吞噬的,不止是你,還有我也是一樣。”
李承乾語氣中,充滿著無奈。
登基一年半。
掌權整整三年。
他原本以為自己不會像李世民一樣,活著活著,就被皇權所吞噬了,然而事與愿違。
當他開始下意識的制衡起李象與李厥。
當他開始下意識的不滿于張柬之,并把他外放為官之時。
他就已經變了。
“沒辦法,誰都不能跳脫這個魔咒。”
李承乾嘆了口氣。
“大郎已經十七了,轉過年來,就是十八,與我貞觀十年時一樣大。”
“父皇啊,我終于理解你了。”
“就像你當初理解了皇祖父一樣。”
“所以我準備讓大郎回京,親自教導一番,當然,這是冠冕堂皇的說法和理由。”
“實際上讓他回來,一事怕他與阿史那社爾等胡族將領,交往太深!”
“其二,則是想要把他留在京城,親自…監視一番!”
李承乾聲音苦澀。
這足以在朝堂上掀起驚天巨浪的話,他不能跟任何一個人說。
除了李世民。
因為李世民跟他一樣,都是孤家寡人,都是不配擁有感情,只能擁有一顆猜忌之心的皇帝。
四周無人。
一眾近衛和內侍,都在二十丈外。
此處除了天地之外,就只有他們這兩代帝王,所以他才能敞開心扉說說心里話。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眼神晦暗莫名。
“還有二郎。”
“二郎是嫡子,天生就比大郎多出法理性。”
“而他在京城呆的太久了,以張柬之為代表的新朝科舉進士,年輕官員,都隱隱間傾向于二郎,這對我來說,不見得是個好事。”
這幾批進士,年輕官員。
毫無疑問,是組成大唐日后官員的主體,其中能力超群者,比如說張柬之等,那都是鐵板釘釘的預訂宰相!
跟這群人關系處好了。
是會給他這個皇帝,帶了一定的威脅的。
哪怕。
這威脅微不足道!
可就像李世民當年忌憚他一樣,哪怕只有那么一點點的威脅,也足以讓他們這些當皇帝的,為之大感不妙!
“呵……”
“所以,二郎不能繼續在長安帶下去了。”
“轉過年,他就是十二了,我覺得也是時候外放邊疆,去過一過苦日子,打磨一番心性了。”
“到時候,大郎留在京中。”
“這樣他們兄弟之間的矛盾,也能夠稍微的少一些,但當然了,矛盾是不可能徹底消除的。”
“就像當初,即便父皇你不做出支持青雀的樣子。”
“我們兄弟之間的情誼也必然會到頭,畢竟皇權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大到可以父子對掏,兄弟反目。”
說到這。
李承乾朝著前方推了一把李世民。
“走吧,去泰山腳下準備幾日,過幾天到了冬至時就該登泰山封禪了。”
言罷。
李承乾沒有再管李世民,獨自大步朝著前方走去。
有句話,他沒說。
玄武門的悲劇,恐怕在大唐,還得繼續出現。
這個頭,是李世民開的。
至于到誰結束…李承乾根本就想不到,也根本就預料不了。
不過。
這都無所謂了!
事已至此,先泰山封禪吧!
大唐昌明元年,十一月廿,冬至!
皇帝與太上皇的鑾駕,在百官與近衛的擁簇下,緩緩登上泰山!
請收藏本站:https://www.6978ae.lol。筆趣閣手機版:https://m.6978ae.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