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忽的打斷了自己,讓郭允厚有些不上不下的感覺,砸吧了下嘴,郭允厚躬身道:“臣領(lǐng)旨。”
不過,郭允厚卻是并沒有立即坐下,而是對工部的徐光啟問道:“徐部堂,戶部的賬目報完了,你工部是不是也該報報賬了?”
徐光啟瞥了他一眼,起身對朱由檢躬身道:“陛下,諸位同僚,自崇禎四年,陛下將官營工坊,全部交給工部后,至崇禎五年冬月底,七十五家官營工坊,共獲利銀元六百三十萬枚,其中倉房中,還存有大約價值百萬枚銀元的各色貨物。”
“崇禎五年伊始,工部除了負擔工匠們的薪俸外,還要承擔山陜兩地的救災、水力等事務,所以,工部的存銀并不多,減去相應的開支后,僅余一百余萬枚銀元。”
徐光啟的話音一落,郭允厚就站了起來,語氣激動道:“徐部堂,這不對吧?”
“崇禎四年下半年之前,戶部交給工部的官營工坊就是七十五家,一年多過去,還是七十五家?”
“另外,當初這七十五家工坊,在戶部手里的時候,每年的盈余至少也有三百萬銀元,怎的到了工部的手里,不增反降呢?”
“還有,各地建立的民營工坊,需要的機械、技藝,是不是都需要向工部繳納銀元?這筆錢呢?”
郭允厚的質(zhì)問,讓徐光啟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起來。
施鳯來坐在那里,幽幽開口道:“徐部堂,當著陛下的面,你是不是要給陛下和內(nèi)閣一個交代?”
“陛下,諸位同僚,各地民營工坊繳納的銀元,工部是需要和科學院、大光明殿等衙門分潤的,落到工部手里的并不是很多。”
“其次,隨著各地民營工坊越來越多,官營工坊的效率趕不上那些民營工坊,以至于……以至于……”
說到這里的時候,徐光啟有些說不下去了。
朱由檢的臉色此時也是極為的陰沉。
“都察院。”
“臣在。”
左都御史曹思誠,趕緊站了起來。
“刑部、吏部、戶部。”
薛國觀合周應秋兩人也是趕緊起身。
“三部聯(lián)合調(diào)查工部下轄的各官營工坊,以及……”
朱由檢看了眼徐光啟,繼續(xù)道:“以及工部各級官員,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臣等遵旨。”
幾個被點到名字的,趕緊躬身應下。
“方正化。”
侍立在側(cè)的方正化微微躬身應道:“臣在。”
“西廠全程參與。”
“臣遵旨。”
安排完對工部和官營工坊的調(diào)查后,朱由檢冷著臉道:“朝會由首輔主持,結(jié)束后,內(nèi)閣給朕上一道奏本。”
“臣等遵旨。”
朱由檢直接起身,徑直出了乾清宮正殿。
等其離開后,所有人都看向了徐光啟。
溫體仁輕嘆一聲道:“子先,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光啟的臉色此時已經(jīng)是一片慘白,微微搖頭道:“自今日崇禎五年,徐某就精力不濟,除了內(nèi)閣的事務,大部分部務,徐某都將之交給了左侍郎郭守仁,將官營工坊交給了右侍郎張郁達,誰知竟會出了這等事。”
他這番話一出口,在場所有人盡皆沉默。
溫體仁也是輕嘆一聲,微微搖頭。
就算這件事是左右侍郎所為,但你徐光啟身為工部尚書,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郭允厚更是在旁氣的胡子亂顫。
深吸一口氣,溫體仁用手輕輕敲擊桌案,揉了揉眉頭,開口道:“工部的事先放一放。”
“下面該是哪個衙門了?”
目光看向太仆寺卿劉璉,溫體仁直接點名道:“太仆寺,說說吧。”
劉璉輕咳一聲,起身道:“首輔,諸位同僚……”
再說朱由檢這邊,回到偏殿后,朱由檢直接對方正化問道:“工部那邊是怎么回事兒?”
“回皇爺,據(jù)西廠的消息,徐閣老近一年來,身體不是太好,且一直在完善其所著的《農(nóng)政全書》,工部的各項部務,基本都是左右侍郎在處置,臣以為事情應該是出自這兩人身上。”
朱由檢聽后,也稍稍放下心來,他就怕徐光啟也參與到了其中。
但方正化接下來的話,又讓朱由檢的眼神變得凌厲起來。
“但臣以為,徐閣老應該是知情的,畢竟許多事情,還需要他這位尚書用印。”
“查,給朕好生的查一查。”
“臣明白。”
坐到軟塌上,朱由檢語氣鄭重的繼續(xù)道:西廠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給朕盯著各地的官營工坊、科學院等地,你要上心。”
“若有人貪腐,要立即將之拿下,論罪。”
“臣遵旨。”
方正化趕緊躬身領(lǐng)命。
……
一場不算是成功的御前財政會議,整整召開了三天。
三天的時間里,不只是要清算賬目,還要將各地明年的預算做出來。
為此,各部之間吵得是不可開交。
戶部的郭允厚成了各部尚書集火的焦點。
所有人都想拿到更多的銀子,但郭允厚明顯不想往外掏。
那怎么辦,最后還是得請出朱由檢,為眾人做出裁決。
等財政會議徹底結(jié)束后,工部的事也已經(jīng)有了結(jié)果。
就像是朱由檢想的那樣,大明還是走了所有官營工坊的老路。
負責管理官營工坊的郎中、管事,甚至是左右侍郎,全都參與了對官營工坊的瓜分。
工坊生產(chǎn)出的貨物,被這些人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了各自的親朋,甚至是他們自己。
工坊所獲的利潤,也被這些人分潤。
各地民營工坊繳納上來,用以購買機械、記憶的銀元,也被這些人上下其手。
就連徐光啟這位工部尚書,都被牽連其中。
這件案子,很快就成了崇禎五年以來,最大的貪腐案。
聽完方正化的秉奏后,朱由檢深吸一口氣,厲聲道:“宣內(nèi)閣、三法司入宮覲見!”
“臣遵旨。”
王承恩趕緊小步出了暖閣。
依舊是乾清宮正殿。
朱由檢面無表情的看著殿內(nèi)的眾人。
“徐光啟呢?”
聽到朱由檢的話,溫體仁趕緊出班道:“回陛下,徐閣老正在家中待參。”
請收藏本站:https://www.6978ae.lol。筆趣閣手機版:https://m.6978ae.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