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威爾頓為代表的人類高層為了留在太陽系,可謂是忍辱負重,甚至一退再退,不惜放棄改造、經略了數十年,正在趨于宜居的火星,心甘情愿地退居木星以外的苦寒之地。
倘若人類與泰伯星人簽署的《全面組建星際防務合作同盟》得到切實落實、執行,那就意味著人類在太陽系所謂的星際法理上擁有了立錐之地,更為人類爭取了寶貴的200年和平發展期。
可協議的簽署并不意味著雙方正式結盟,相反,對人類而言卻是一場極為兇險的星際政治、軍事博弈。
因為這場博弈的主導者并非協議的簽署方,而是始終掌控著這場跨星際格局的暗黑體文明。
換句話說,暗物質人的政治傾向會決定人類或泰伯星人這兩大種族,誰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而最為愚蠢的作法、最為短視的政治策略就是背刺暗物質人。
一旦泰伯星人暗中將協議公開或送到暗物質人手里,人類的作法就等同于作死。
威爾頓當然明白這一點,他備有一套嚴密且全面的預案。
協議簽署僅僅三天后,果然不出威爾頓所料,泰伯星人將他們與人類簽署的《全面組建星際防務合作同盟》的協議原封不動地送到了暗物質人手里。
泰伯星人笑得太早了。
殊不知,早在簽署協議的當天,威爾頓就以“調研太陽系明暗物質分布”為由秘密派遣了一支科研小組進駐了暗物質人所在的飛船。
這支科研小組不僅有科研人員,更有威爾頓悉心安插的星際聯絡人員,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就人類與泰伯星人所簽的《全面組建星際防務合作同盟》協議向暗物質人作出全面解釋。
力圖做到先發制人。
當泰伯星人與暗物質人單方面聯系、全面背叛人類后,人類的星際聯絡小組在第一時間與暗物質人進行了溝通。
此外,為表示重視,聞訊后的威爾頓組建了一支最高級別的代表團前往了暗物質人處并親自當面進行解釋。
威爾頓向暗物質人闡述了人類與泰伯星人簽署的《全面組建星際防務合作同盟》協議的宗旨及目的,毫不遮掩且坦率地承認了雙方簽署此協議的針對方就是他們暗物質人。
對此,威爾頓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人類簽署此協議的目的并非為了聯合泰伯星人對付暗物質人,只是權宜之計,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留在太陽系,哪怕是木星以外的非宜居區。
因為太陽系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此外,人類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得到泰伯星人非常先進的制造反物質武器的技術,至于用此武器與泰伯星人聯手對付暗物質人,純屬說辭而已。
人類想以掌握的反物質武器為終極大殺器去牽制泰伯星人,以達到二分太陽系的目的。
暗物質人對威爾頓的解釋有所觸動,同時也被他的真誠所打動,他們相信了他的話。
因為無論從文明發展程度,還是科技水平,此時的人類文明就如同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別說與他們暗黑體文明相比,就是與宿敵泰伯星人相比也相差甚遠。
一個弱小的種族想要對抗比他們先進數千年的文明,純屬作死。
最為聰明的作法就是在兩大先進文明中左右逢源。
于是,暗物質人得出結論,他們相信人類與泰伯星人簽署的所謂“結盟協議”純屬人類的權宜之計、自保之策。
威爾頓的解釋讓暗物質人似乎理解了一個即將被趕出太陽系的種族在敵人強大的軍事和先進的科技面前,所表現出的那種空前的絕望感和無力感。
也許是威爾頓的坦誠打動了暗物質人,也許是泰伯星人仍有利用的價值,暗物質人最終選擇了沉默。
他們即沒有懲罰人類和泰伯星人,更沒有興兵問罪,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在暗物質人的思維里,人類就像在他們與泰伯星人之間引入的一個平衡器,人類這個角色盡管弱小,但可以平衡和牽制泰伯星人,必要時可以時常敲打泰伯星人,使其按照他們的意愿更加順暢地執行“宇宙先鋒”計劃。
所以,一個稍顯強大但軍事科技水平可控的人類是符合暗物質人的利益的。
暗物質人根本就不介意人類掌握反物質武器技術,此技術對人類來說,如同得到了毀天滅地的大殺器,可對暗物質人而言,僅僅相當于人類在20世紀中葉所掌握的核武器技術。
此外,暗物質人擁有對付反物質武器的制勝法寶---反暗物質武器,該武器也是他們拿捏、制衡泰伯星人的手段。
無論泰伯星人擁有再多、威力再大的反物質武器,只要暗物質人發射一枚相同當量的反暗物質武器,兩者接觸就會化解于無形,甚至反噬泰伯星人。
所以,即使人類掌握了反物質武器技術,也無法對暗物質人構成任何威脅,反而有利于鞏固暗物質人的王者地位,更會在人類、泰伯星人、暗物質人三者之間構筑一個更加穩定且長久的戰略平衡。
如果暗物質人是奴隸主,那泰伯星人就是奴隸,而人類就是奴隸主賞賜給奴隸的一顆甜棗,這顆甜棗越大、越誘人,奴隸就越賣力干活,越賣力干活就越不會輕易得到這顆甜棗。
如果甜棗帶點刺就更好拿捏奴隸了。
總之,盡管泰伯星人有絕對的軍事實力占領地球、甚至將人類全部趕出太陽系,但暗物質人是絕不會輕易讓他們得手的。
暗物質人設置了很多限制條件,這些條件在或明或暗中通過人類加以實現。
所以,人類與泰伯星人簽署的《全面組建星際防務合作同盟》秘密協議,暗物質人是不會進行太多干涉的,甚至可以做到有限的充耳不聞、任其發展。
尤其是對協議中有關“二分太陽系”的條款,暗物質人是默許的,也是樂見其成的。
暗物質人的默許讓泰伯星人借刀殺人的策略徹底失算了。
不過,盡管此計不成,但泰伯星人自有他們的戰略布局。
泰伯星人的第二個詭計就是利用向人類輸出可控的反物質武器來變相地反噬人類,也就是說,他們是不會按照協議向人類輸出反物質武器的制造技術的,而是僅僅提供幾件現成的、可控的反物質武器。
一旦人類擁有了幾件反物質武器,因技術有限保管不好發生爆炸或遭到暗物質人的打擊都會傷及人類本身,而且是那種毀滅級別的傷害。
泰伯星人所提供的幾件反物質武器其爆炸當量和毀滅范圍是經過精確計算的,一旦因上述兩種原因發生爆炸,就會把火星上的所有建筑、設施夷為平地,殺死上面的所有地球人。
不僅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太陽系亦可唾手可得。
當然,泰伯星人向人類輸送的這幾件反物質武器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基于一種現實的利益交換。
張柟團隊在研究反物質武器時意外得到一個反暗物質粒子,該粒子與一個反物質粒子接觸后發生了更為猛烈的爆炸。
進一步研究得知,反暗物質能有效地吸收反物質武器爆炸后所產生的巨量能量、高能粒子流及超強輻射波,然后將它們吸積、包裹并引發更為猛烈的二次爆炸,釋放原反物質武器爆炸所產生的上千倍的威力。
當威爾頓將這一研究成果“不經意間”透露給泰伯星人時,他們表現得異常感興趣。
之后,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人類與泰伯星人進行了技術及成果互換,泰伯星人向人類提供了5件反物質武器,人類向泰伯星人轉讓了反暗物質的獲取技術。
在雙方簽署了《全面組建星際防務合作同盟》協議的三周后,泰伯星人向人類提供了首批的兩件反物質武器,一周后,又提供了最后一批次的三件反物質武器。
與此同時,在威爾頓的密令下,人類組建了以張柟為首的規模浩大的數千人的科研團隊,這些科學家來自人類尖端科研領域的方方面面,都是行業領軍人物和專業集大成者,他們將全力以赴共同發起對反物質武器的逆向工程研發的集體沖鋒。
9個月后,人類在反物質的儲存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由昔日的強磁場環境對其進行少量約束提升為由希格斯玻色子電磁場進行大量約束,存儲能力提升1000倍,基本攻克了一枚中型反物質武器級別的反物質用量的儲存難題。
1年后,科研團隊在反物質武器的制造上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反物質的耗損量由之前的10克反物質只能生產出0.5克的反物質武器,提升為10克反物質生產2克的反物質武器,利用率提高了整整4倍。
與上述兩大科研突破相比,人類在反物質的獲取上卻步履維艱,一年的產量仍無法突破2克。
除了逆向工程沒有涉及這方面外,人類在反物質的基礎研究上仍然是薄弱一環。
顯然,只提供反物質武器,而不提供反物質的獲取技術是泰伯星人壓制人類的手段。
這就好比只提供給你米飯,但不會提供給你稻谷種子,你就無法種出大米。
目前,人類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只能增加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數量和規模,以最大限度地獲取反物質。
可一套大型強子對撞機及相關設施的建成,最快需要耗時一年半之久,加上測試到獲取僅為兩克的反物質,則需要整整三年之久。
即使同時開建十套大型強子對撞機及相關設施,理想狀況下,三年后總共才能生產出20克反物質。
20克反物質還不及泰伯星人提供的一件反物質武器的量。
顯然,反物質的獲取成了制約人類制造反物質武器的攔路虎。
請收藏本站:https://www.6978ae.lol。筆趣閣手機版:https://m.6978ae.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