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霧中航行半小時左右后,太陽漸漸地穿透云層,傾落下萬道祥光。低速緩行中的“鯤鵬三號”科考船瞬刻披上了一層圣潔的光輝。
白令海是北太平洋與北冰洋兩大洋相交匯的一個邊緣海,在這片海嶼里島嶼眾多,有白令海峽連接著北冰洋和太平洋。
白令海是位于太平洋最北端的海洋水域,地理經緯度介于北緯66°31'至'之間。它北端以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通,南端隔著阿留申群島與太平洋相連接。整個海洋區域呈現出三角形,是太平洋沿岸最北邊的一個邊緣海。它分隔了亞洲大陸(西伯利亞東北部)和北美洲大陸(阿拉斯加)。白令海的面積大約是230.4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為1636米,最大水深達到4773米。
白令海中擁有眾多島嶼,主要包括阿申群島、努尼瓦克島、圣勞倫斯島、納爾遜島和卡拉京島等。這些島嶼不僅為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同時也是漁業資源豐富的區域。
白令海的海洋地質狀況是其海底地形大致可以分為淺水區和深水區。淺水區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大陸架寬度達到640多公里,面積大約占總面積的44%,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架之一。大陸架上分布著許多淺于150米的水下平原。西南部是深度達到3700米至4000米的深水區,其西部有自北向南延伸的奧柳托爾斯基海嶺,南部有向北延伸的巴韋爾斯海嶺,分別將科曼多爾海盆、巴韋爾斯海盆和阿留申海盆分隔開來。
白令海中的沉積物主要是由陸源物質組成的,大陸架上主要是砂和礫石,而深海盆則覆蓋著硅藻軟泥。海底峽谷是白令海的一個顯著特征,其中最著名的是白令峽谷,長度超過161公里,寬度在32公里以上,深度超過1800米。
在次表層渦旋的研究方面上,二十一世紀的二十年代的研究發現,白令海中的阿留申海盆區內存在著豐富的次表層渦旋,這些渦旋對海洋環流、氣候和生物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研究利用多種數據源,包括反射地震、船載ADCP和XBT/XCTD等詳細研究了次表層渦旋的三維空間展布與復雜結構特征,并探討了它們對白令海次表層水團輸運的影響。
白令海峽是位于亞洲東北端的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的阿拉斯加之間的狹窄水道,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位于西經169°40',北緯65°35',寬度大約是85千米,最窄處大約37是千米,深度在30米至50米之間。
白令海峽的命名是以丹麥探險家維他斯·白令的名字命名的,他于1728年首次穿越該海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的人。
白令海峽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它連接著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把亞洲大陸和北美洲大陸分隔成兩個大洲陸地,同時也是國際日期變更線通過的地方。
白令海峽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冬季常有暴風雪,海面結冰期長。海峽內的海水主要由北冰洋流入白令海中,而大部分海水則回流到太平洋。白令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間深層水的交換。
在地球歷史遙遠的冰河時期,白令海峽曾經成為亞洲與北美洲之間的陸橋,促進了人類和動植物的遷徙。考古學家認為,美洲大陸印第安人的祖先就是通過這條陸橋從亞洲進入到美洲大陸的。
白令海峽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地理節點,并且還在地球變遷和人類發展歷史上扮演了關鍵角色,對全球氣候和生物多樣性有著深遠的影響。
“鯤鵬三號“極地遠洋綜合科考船暢行在這片廣闊的北太平洋高緯度所在的海域里,深藍廣袤無垠雄渾壯觀的海面航路上,各種航船在航路上來來往往,不同聲調的船笛聲此起彼伏回響在這一片深藍幽深的狹長海峽里,讓這片神奇的海區充滿了熱熱鬧鬧的氣氛。
穿行在白令海中,無限夏日海洋風光盡入眼簾。北冰洋極地科考隊長潛龍站立在高高的了望臺上和安全導航員密切關注著前方航道上四周的海面情況。
科考船舶上,各個科考項目小組負責人都帶領著各自的工作人員全身心地埋頭于海洋科考工作。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收藏本站:https://www.6978ae.lol。筆趣閣手機版:https://m.6978ae.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