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么門的那一頭,便應(yīng)該是——肩膀上的鬼嬰是個人來瘋,咯咯咯使勁笑著,雙手亂揮。眾人不再猶豫,沉默著邁步踏入紅門。
可以看出,排行榜上的定位并不十分精確,秦非幾人已經(jīng)快要走到街區(qū)邊緣,才聽見身后蝴蝶那群人急匆匆往這個方向趕的動靜。而它們偏偏又指向著整個迷宮最重要的關(guān)鍵,那就是出口所在的位置。“我我我,我看過三次。”有靈體忙不迭地回答,“但是這個劇情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誒。”
秦非的大腦飛速運轉(zhuǎn)。在驗證完身份后,蕭霄帶著秦非來到一臺機器前。正好契合了這條線索。
他喜歡傷人,刀子捅進皮肉的感覺令人著迷,而秦非這樣的小白臉往往是刀疤最熱衷的狩獵對象。怎么樣?秦非眨眨眼睛。
但,就像高中上數(shù)學(xué)課時一樣,鬼火很快就變得精神恍惚起來。她臉上的笑容有種很難形容的僵硬,像是一個蠟像,或者一個雕刻精致的木偶,看了久了讓人有種渾身不舒服的感覺。“從休息區(qū)到教堂之間的這段走廊可真長啊!”
他的聲音輕了下去。而蕭霄則在一旁使勁點頭。
或許,他們的身份藏得很深。
其他人明顯是將他當(dāng)成了4個可以隨時處置掉的備選積分。本該在幾十秒內(nèi)就走到的另一處墻角忽然被拉伸成了無限長,秦非走啊走,走啊走,卻始終走不到頭。
林業(yè)又一次催促道:“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老板娘好像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我不是那個意思……哎呀,反正你去打聽打聽就知道了,他們天天在小區(qū)里和人家吵架。”那半張漂亮的臉蛋,就這樣猶如融化的瀝青一般消解在了秦非眼前,表皮潰爛,露出猩紅的內(nèi)里。
和祠堂里其他那些房間的門不同,這扇門看上去更大、也更新,能夠看出被重新粉刷過的痕跡來,門扇上雕刻著精致的萬字形鏤空雕花。身旁空氣驟冷,窗外并沒有風(fēng)吹進樓內(nèi),秦非的后頸處,卻無疑正在感受到一陣一陣的涼意。
清亮好聽的男音從木質(zhì)箱壁內(nèi)側(cè)響起。跟著他死得更快啊!
秦非隨口胡扯道:“我最近看了幾個鬼故事,對鏡子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看到就害怕得很。”“他們能在表世界的臥室鏡子里看見自己的里人格,并和它對話——除了你。”游廊里那么危險, 別人都在使勁向外跑, 只是苦于找不到出口。
少年膚色蒼白, 淺灰色的眸中閃爍著毫不掩飾的驚懼,柔軟的睫毛輕輕震顫著,在臉頰上投落一排密密的陰影。我我理解你想要安慰我的心情,但是大可不必。秦非環(huán)視四周,臥室內(nèi)唯一能藏東西的地方就是床底。
導(dǎo)游眼中閃過一絲迷茫。秦非的思緒在電光石火間千回百轉(zhuǎn)。
他突然卡殼:“閃爍,然后什么來著?”
餐量不算很大,為了避免浪費“主賜予的食物”, 在場的24人都將晚餐吃得一干二凈。在看守給6號注射鎮(zhèn)靜劑時,16號出于恐懼死命地掙扎,最后直接被電暈了。秦非觀察了幾秒,笑瞇瞇地道。
蒼老沙啞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危險,那只手上的指甲肉眼可見地一點點變長,慢慢卷曲起來,抓扣在一旁的木壁上,發(fā)出刺耳的刮擦聲。在這種時候,當(dāng)發(fā)現(xiàn)通往告解廳的門開了時,為了爭奪那來之不易的得分機會,巨大的矛盾終于一觸即發(fā)。
“靠,真是要瘋了,我們要不要再開一個賭盤,賭主播是被0號砍死還是被2號吞掉……”12號為什么讓10號把資料交給三途?0號沒有騙他,這一次的地牢里,八間牢房都已空空蕩蕩。
他曾經(jīng)為了捕捉一個對他抵死不從的A級玩家,設(shè)計砍掉了那人的雙手和雙腿。
“一旦迷宮消失,迷宮中的人也會跟著一起煙消云散。”“篤、篤、篤——”
“啪!”鬼火抬手,重重扇了自己的臉一巴掌。
只有好學(xué)生,才會對學(xué)校布置的這種邊角料工作都如此重視。秦非眨眨眼,一臉無辜中帶著丁點委屈:“我說你是撒旦啊,這不是你自己說的嗎?你兇我干什么。”
而秦非這邊的狀況仍舊危急。“行行行。”鬼女已經(jīng)發(fā)展到看到秦非的臉都有點頭痛的程度,“你說什么都好,反正,事情就這么定了,你快走吧!”玄關(guān)的墻面上貼著一張寫滿字的紙。
薛驚奇將手紙丟回袋子里,深吸了一口氣。“老婆會說話就多說點,老婆說什么我都愛聽!”
還有人皺起眉頭,眸中滿是深思。
兩人又開始如假人般,一遍又一遍,不斷重復(fù)相同的話。此時此刻,他并沒有額外分神去想鏡頭背后,那正被他時刻牽動著心神的萬千觀眾們。
身前的人形容太過恐怖,強烈的視覺沖擊幾乎讓人心跳驟停。不得不說,黛拉修女的執(zhí)行水準(zhǔn)還真是一流。
秦非早就發(fā)現(xiàn),在剛才漫長的吟唱過程中,他的身體不能動了。秦非:“……”
再往下看,秦非終于看到了那個來之不易的榮譽勛章。祂并沒有將話題止歇于此,而是接著繼續(xù)講了下去:
眼球們想向右,秦非便向左。既然任務(wù)都是一樣的,那白方的人不管怎么遮掩,最后肯定都會被紅方的人發(fā)現(xiàn)端倪。
作者感言
其實,在攀登雪山的過程中, 隊員們用繩索固定隊伍、以達到不被風(fēng)雪吹散的目的,是很常見的登山技巧。